艺点动画 | 转载分享 | 2023年,“去肥增瘦” 仍是游戏行业主流

2023-01-06 11:21

图片


走过红利爆发期,如今国产游戏行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转型。据不完全统计,过去一年,共有75款游戏项目宣布停运,相当于一个月全国的版号发放量。


面向2023年,调整仍将是行业的主旋律。有业内人士用流行词“去肥增瘦”来形容今年的格局。“低质换皮游戏、纯粹买量营销游戏的生存空间将被进一步挤压。”一位行业分析师表示,展望今年,优质游戏的空间进一步增大,这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大型游戏日益精良,另一个是休闲游戏比拼巧思。


改变的不仅是现有的项目,对未来的预期——投资策略也在发生转变。眼下,“元宇宙”无疑被视为行业裁撤洗牌背景下的新希望。围绕“元宇宙”的投资在新的一年或许仍将是热点。


只不过,相较于曾经“撒芝麻面儿”式的豪放投资,业内普遍认为,2023年行业的投资将更加聚焦。“将钱用在刀刃上。”一位游戏策划告诉记者,今年一切都要脚踏实地。


行业加速出清洗牌


进入2023年,一场绵延了一年多的行业阵痛仍将在游戏行业继续。2022年,共有75款游戏项目宣布解散或停运,背后涉及腾讯、网易、字节跳动等头部企业。就连近年来新兴的游戏公司米哈游,也在2022年末对内宣布解散部分在研游戏项目组。


活下去,是今年摆在所有游戏公司面前的最大问题。“现在行业整体收紧,资源肯定就要用在刀刃上。”某头部游戏公司的策划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公司对项目的要求明显变高,“我们今年做项目,可行性和收益率是核心指标,没有想清楚的事情就绝不做。”


不过,对于行业的现状,业内并非全然悲观,更多的仍愿意用“转型”来描述。“国产游戏分化趋势还是比较明显的。”一位上海独立游戏工作室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近年来精品化导向下,传统靠着“换皮”营销赚一波快钱的策略已经失效,小公司要想存活,就必须拿出直击人心的好创意。


事实上,作为优势产业,国产游戏行业的韧性依然强劲。第三方机构Sensor Tower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在全球移动游戏收入前100名中,国产游戏厂商占比保持在四成左右。其中多款国产游戏更是长期占据全球手游排行榜前十。


一家游戏上市公司董事长向记者表达了乐观:“短期看,行业总营收下降不一定是坏事,因为之前很多低质量游戏充斥。”这位董事长认为,随着版号管理发放日趋严格,一部分曾经处于灰色地带的水分被“挤掉”了。


“精品化”的导向,无疑仍是2023年的主旋律。一位北京接近监管机构的人士对记者表示,未来游戏版号或许会向中小游戏公司倾斜,但是打造精品依然是前提。


除了升级精品,游戏“出海”也是行业调整的一部分。此前,网易CEO丁磊在业绩说明会上明确表示,未来网易将进一步加大在游戏“出海”方面的投入与支持。A股游戏龙头三七互娱已经加大“出海”力度。据财报披露,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境外营收30.33亿元,同比增长48.33%,境外营收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进一步升至37.48%。


“总体来看,今年‘出海’仍是公司发展的重要板块。”一位游戏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尽管如今海外市场竞争也很激烈,但总体上仍有增量空间。”


中小游戏公司倒在黎明前


游戏版号发放的“重启”,对于游戏产业来说,无疑是一剂效果绝佳的“强心剂”。

2016年7月相关部门将手游纳入版号审批范围之后,按照规定,没有游戏版号,新游戏只能进行公测、内测,但无法开启充值端口,进行商业变现。


“游戏版号”几乎成了悬在所有游戏从业者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没有游戏版号游戏公司根本赚不了钱,对于小游戏公司来说,版号就是他们的根基。”行业内人士表示。


在2021年末尾,武汉山百合出品galgame《三色绘恋S》在自家官网和淘宝店上售卖,但因为没有版号,所以被没收违法所得1184元,再罚款6万元。


对游戏产业而言,版号是赚钱的第一道关卡。6年时间里,游戏行业就分别在2018年和2021年因为版号按下了两次暂停键。


2018年,版号停发九个月。突如其来的变动直接导致行业的惨烈震荡。相关游戏公司游族网络、完美世界、世纪华通、宝通科技、拿趣科技股价跌幅都在15%以上,三七互娱、昆仑万维跌幅甚至达40%。


据统计,始于2018年3月的那场版号停发,直接或间接导致游戏行业至少损失了1000款新游戏,年内倒闭的游戏公司有600余家。


去年末,字节、完美世界等厂商游戏业务均有所裁撤,爱奇艺、百度几乎全军覆没。


今年6月开始,负责字节游戏业务的朝夕光年进行了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项目裁撤。9月,谷歌宣布关闭云游戏服务Stadia。腾讯、网易、阿里的游戏部门也均有项目裁撤。


在这场版号战争中,能留下的都是有资本的公司。齐溪所在的公司虽然还未推出一款游戏,但仍然没倒下,“不差钱的公司才能活下来。”“在这场战役中能坚持下来的要么就是我们这种有钱能耗得起的,要不就是像腾讯米哈游那种哪怕暂时不赚钱也没关系的。”


腾讯、网易这类巨头尚能凭体量与存量苟活,但相当数量的游戏团队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无法上线的项目,走向离散。


在知乎问题“2022 年 4 月 11 日时隔 8 个月游戏版号正式重新下发,有哪些积极意义?”下,有网友回答说,在今年4月份恢复版号发放后,名单里的第45个游戏,是自己被裁员之前曾经参与过的项目之一,“孩子死了你来奶了,大鼻涕掉嘴里了知道甩了,项目组被一锅端了现在版号来了,人世无常”。


低调推进“元宇宙”


游戏行业一度被视为步入“元宇宙”的桥头堡,在如今行业洗牌转型的背景下,“元宇宙”无疑是许多公司的希望所在。只不过,相较于前两年执着于对概念的一较高下,2023年,“低头拉车”聚焦业务加快布局的实干,将成为行业竞赛的主题。


从2022年开始,头部游戏公司便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围绕产业链,逐渐构筑起清晰的投资链路。2022年10月,华南脑控(广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宣布获新一轮投资,其中三七互娱旗下两家投资机构三七乐心(广州)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芜湖泰通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名列其中。


这只是三七互娱在“元宇宙”领域的又一笔投资。此前,三七互娱在元宇宙领域已完成投资或收购了Archiact、宸境科技、影目科技、光舟半导体、万有引力等多家公司。此外,围绕VR、AR等元宇宙关键技术,腾讯、网易、字节跳动和米哈游在2022年动作频频。


不过进入2023年,大开大合的并购似乎已经接近尾声。游戏行业的投资,或将从“千鸟在林”转向“一鸟在手”。


“今年大公司仍将继续相关投资,不过从力度上看更多是补充和聚焦。”一位市场人士分析称,目前大部分头部游戏公司相关投资已持续数年,随着元宇宙路径日渐清晰,这些投资将逐渐从纯粹财务布局转向业务布局。


从去年末的趋势似乎也能印证这一观点,去年下半年XR领域的相关融资整体偏谨慎,在多家XR公司新一轮的融资名单中,曾经参与的头部游戏公司并未跟进。


以字节跳动收购PICO为例,一位业内人士说:“像这样规模的大动作,今年恐怕不会有,各家公司的注意力将主要放在整合已有优势以及梳理自己的产业链上。”


一位新兴游戏公司的内部人士也赞同这一观点:“总体来看,2023年行业依然处于瓶颈期。”


在他看来,如今困扰全球游戏产业的难题——模式创新,从目前来看依然没有太大突破。“因此,这个时候无论做项目还是做投资,脚踏实地才是最重要的。”

-1114490404509669095.png











扫码加V免费领课~

游戏动画设计、次世代建模、游戏特效

零基础也能入学的企业内训等你来!